成恩论市丨市场严监管下,A股何去何从?

成恩资本   2018-08-31 本文章334阅读

市场严监管下,A股何去何从?

     自2018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从2015年最高3587点持续深调至最低2653点,跌幅达26%。A股市场参与情绪低迷,沪深两市成交量创新低,进入“地量”时代,市场流动性是否充裕成为A股能否获力的重要症结所在。市场持续下跌,除了内部货币政策调控以及外部贸易环境变动等显著因素影响,而更深层原因——金融监管“穿针引线”的导向作用往往被投资者所忽视。

     自2008年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逐步推行,对我国市场长期实行的分业监管机制形成冲击,造成监管套利空间扩大、金融风险层层递进、金融杠杆攀升、资金流动性趋紧等问题。2017年以来,中央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未来三年重要经济工作以来,关于A股市场监管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严格限制监管套利漏洞,强化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的约束作用。

      2017年上半年,证监会出台了“217定增新规”和“减持新规”等一系列文件,被市场认为是遏制大股东哄抬股价恶意套现的直接对策,内容包括三方面:(1)明确定价基准日仅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首日,A股非公开锁价发行受限,制度套利空间几乎不存在;(2)约束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额度(发行前总股本20%)和融资频率(18个月间隔期);(3)实质性延长锁定期及减持数量,进一步缩小价差套利。受这一系列监管限制,非公开发行的融资规模大幅下降,今年非公开市场也出现了大量批文到期放弃发行的现象。

二、 IPO审核趋缓趋严,但金额未大幅缩减

      2017年A股IPO上会企业达498家,378家企业已过会,上会企业数量平均值为41家。 随着新发审委上任,17年10月以来,月度上会企业数量逐步下降,2018年IPO审核速度放缓的趋势更为明显,上半年共118家企业上会,远低于2017年同期275家,其中2018年第2季度,IPO上会企业数量不断走低,4月、5月及6月份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9家、16家和9家。2018年上半年过会率为49.15%,维持在低位水平,IPO提速以后,过会率便开始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

三、并购重组新监管模式定型,活跃度出现回升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较为活跃,上市公司共实施并购重组2047单,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交易金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40.5%,且并购重组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监管层修订完善了一些制度,旨在重拳打击忽悠式、跟风式重组乱象,提高发审效率,为优质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项目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90%以上的并购交易已无需证监会审核,即便是需要审核的并购交易,审核效率也明显提升。在发审效率提高的同时,证监会还通过加强直接监管、与交易所等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完善穿透式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行中的重组项目达到267个,而去年同期为193个。

      综上,证监会这一系列填补制度套利漏洞、控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冲动,规范并购重组等监管措施,某种程度上确实从A股入口审核、股东规范操作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功效。但是,我们认为,在当前大盘持续下跌、投资者信心低迷、交易量创新低的市场环境下,一味限制套利投机行为、人为干涉价格形成的监管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经济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A股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要合理维护市场健康运行,审时度势、有利有节的金融监管导向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制度保障。在当前严监管已成为股市新常态的情形下,投资者应更注重价值投资,聚焦商业经济发展本质,深耕行业研究,回归企业基本面与组织管理,挖掘真正的价值成长股。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一键咨询